人呢?

    柳研雪有点着急,她有一肚子的疑问想要询问那青年。

    比如为什么不用练习就能把曲子弹出这么深的感情?

    为什么仅仅第一次演奏就能把曲子弹的这么熟练?

    关键是,为什么,那曲谱中的感情竟然是满足?

    这篇曲谱确实是柳研雪钢琴老师的一个朋友编的。

    但听老师说她的那个朋友前段时间已经过世了,死前饱受病痛的折磨。

    而这曲子就是他的去世前一晚完成的。

    他一生无妻无子,唯一的遗物能交付的竟然只有自己的老师和他那少量的朋友。

    他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,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,他教出了无数钢琴大师。

    可在他病魔缠身时,那些所谓的学生竟无人来看望。

    他在孤独中离去。

    他在病痛中呻吟。

    可为什么这首钢琴琴谱,表达的感情却是欣慰与满足.....

    柳研雪沉默了。

    包括自己老师在内的所有钢琴家都无法弹奏这幅曲谱,

    所有人都认为他应该是痛苦的,是悲伤的,是愤怒的,是恨天不公的去世。

    所以弹奏时用的手法或激进,或暴躁,或似凶涛,或似骇浪。

    但弹奏出来的曲子要么难听至极,要么奇怪畸形,这也是自己认为它是古怪的曲谱的原因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,曲子的弹奏手法,竟然是这般的轻柔,竟然是这般的舒缓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,他病魔缠身时的想法,竟然是这般的满足,是这般的欣慰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,演奏出来曲子的,不是他的挚友,也不是那些细细揣摩他一生试图理解曲子的钢琴家。

    而是一个完全和那人没有丝毫接触的咖啡驻演。

    是一个完全不听故事的“自大狂”,

    是一个年轻到过分的所谓音乐大师。